理论资讯

理论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资讯 > 正文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逻辑与策略

发布日期:2022-09-14    作者:聂 挺,聂劲松     来源: 教育学术月刊     点击:


摘 要: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关乎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治理模式及其机制的附着或落地,以及治理形态的支撑。进入21世纪,产业学院治理实践已经出现过多种治理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形态,其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各不相同。目前,我国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主要有三个类型,且都存在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的问题,有待优化创新。从理论上看,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本质上是产业学院治理要素及其关系结构的变革,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又体现为三链融合的治理或者四链多触点衔接的治理,因而其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包括产业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机构体系、运行机制,主要由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等要素构成。从实践来说,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重点是产业学院所属治理圈内外层主体关系变革、治理机制的组合调整与单个创新、内部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的改进。

关键词: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理论逻辑;实践策略;治理圈

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产教融合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组织形态、组织机制及组织形式,产业学院已在众多高等院校甚至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得以建立,且其中的一些已由主要行使人才培养功能的关系体,逐渐发展成为多功能的集合体。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校企合作设立产业学院”。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具体提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这里的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显现的主要应是产业学院的社会生态框架和公共治理格局,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为基础和支撑。那么,现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适应性如何,也即能否作为现代产业学院治理的基础框架并支撑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实现,是否应该和可能形成更优的内部治理体系结构,怎样优化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体系结构,无疑对当今产业学院的治理探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一、问题缘起:现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及其适应性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是否需要优化,以形成更有效率更为合理的要素和时空关系框架,取决于现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状况,特别是对于产业学院功能发挥和产教融合目标要求的适应性。因而,分析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优化,可以从现行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及其适应性开始。

(一)产业学院的治理实践及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类型

作为由学校发起或主导,校、政、企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兼具专业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科研及技术开发、产业及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的组织体,我国产业学院兴起于21世纪初期。比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在2006年创建了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镇政府或企业于2011年及以后相继建立了沙溪服装学院、小榄学院、南区电梯学院、红木家居学院、古镇灯饰学院等产业学院。由于其拥有学校、企业(集团)、研究机构或政府等多元主体合作的元素,因而都被称为“产学研结合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产业学院已经出现过“集成式、连锁式与多点集成式三种实现形式”,“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三种发展形态”,以及所谓的二级学院或者参照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企业中的企业大学或企业学院,或者具备二级法人资格的办学组织体。在治理实践上,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治理模式、治理机制,形成了多样化的治理形态,或者多种具体的产业学院治理方式。

概括起来,现行产业学院的治理模式主要有教学点式治理(等同于学校治理或校内治理)、企业治理、混合治理,治理机制主要有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企业机制、联合机制,治理形态主要有校政企行多元共治形态、校企融合治理形态、学校为主政企社关键点参与治理形态、学校治理形态(含二级学院治理形态)、企业联合治理形态等。正如大学中的四种治理模式与外部多种机制相互作用于大学内部的组织层面、财政层面、人事层面、学术层面、问责层面五个具体领域进而形成了四种具体的大学治理形态,现行产业学院及其内部具体领域也是在相应的治理模式与外部机制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几种具体的实操型治理形态。主要包括:教学(实训)机构治理形态(以学校主体、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为管理体制),校企共治形态(双理事长制双主任制、联合办学体制、校企交互渗透),以及企企联合治理形态,等等。其中,因具体制度安排不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实际上,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即治理形态中的功能体系、组织框架、权力结构、运行系统等。比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就是企业针对决策及传导、控制和激励、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等的运行,而对各组织机构及成员的层级关系、平行关系、附属关系、利益关系等作出的安排,涉及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计、权力责任的配置及运行,因而通常被称为企业制度的基石。

目前,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学校(含二级学院)+董事会”的内主外辅结构。在以学校为主、政企社关键点参与的治理形态中,采用的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董(理)事会及其内设的相关委员会、院长及其院班子和下设的相关办公室,实践中往往变成学校治理中的科层制框架+理事会点缀。二是董(理)事会全线贯通内外兼顾结构。在校政企行多元共治形态中,采用的是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监督部门或机构,即董(理)事会、管理层和监督部门;或者是校企融合治理形态中的(董)理事会及其管理和运行体系架构;抑或是校企(行)融合治理形态中的多点交互兼职的科层制或绩效制框架,即企业行业全程深度进入学校式产业学院管理、产业学院或学校全程深度进入(协助)企业管理。三是单一主体或同类属性组织全程治理结构。在企业联合治理形态中,采用的企业制运行框架,即总经理、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等管理层次,并设置相应的市场部、技术部、研发部等部门;在学校治理形态中,纯粹由学校或二级学院负责全程治理的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体系结构。

2020年7月,课题组对16个省市70个单位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涉及的23个产业学院属于非法人治理结构的占82.61%、法人治理结构的占17.39%,其中占主导的治理结构以理事会为最(52.17%),董事会、联席会及其他分别为21.74%、13.04%、13.04%;内部设置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咨询机构的分别占65.22%、69.57%、52.17%和60.87%,有1个产业学院未设立此类机构;在运行机制上,设置有独立决策机制、资源与利益共享机制、责任风险共担机制、管理层聘用与退出机制的分别占34.78%、78.26%、52.17%和39.13%,有2个产业学院未建立此类机制;在管理机制上,设置有绩效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的,分别占65.22%、52.17%、65.22%和69.57%,有2个产业学院未建立此类机制。可见,现行产业学院治理中的理事会、董事会主导结构已较为普遍(合为83.91%),尽管董(理)事会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范围、方式、程度相差甚远,但绝大多数都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现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适应性问题

适应性问题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是否亟待优化的前提或起因。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适应性,涉及内部治理体系结构是否足以支撑起整个产业学院的良性运行和全部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否有助于产业学院内部各个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无障碍协同,是否有利于产业学院与外界(社会)的顺畅联系及交流。有研究表明,产业学院治理的本质是对资源、利益和权力的合理分配与制衡,但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上往往容易出现因治理主体利益非整合性而导致的价值取向碎片化、权力结构失衡导致的治理机制低效、治理目标分散导致的治理行为非协同性;目前产业学院运行依然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效率不高、责权不清、机制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显然,这些都与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有关。

具体地讲,一种情形是“学校(含二级学院)+董事会”的内主外辅结构的缺陷。因为这一治理结构本质上仍然是单一主体的治理,或者单一主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治理关系体,而理事会大多只是一个点缀,或者只是在产业学院运行受挫时才可能行使相应职能,严格来说仍然是单一主体或同类属性组织的全程治理,不能支持形成或内生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难以引起和支撑多元主体育人、多元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而且对外部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处理也缺少必要的途径与机制。另一情形是董(理)事会全线贯通内外兼顾结构的优势。这一治理结构的共同点在于多元主体全程共治,无论是董(理)事会、管理层和监督部门,还是(董)理事会及其管理和运行体系,或者多点交互兼职,都较好地安排了多元主体在整个产业学院运行中的实质性共治,总体上保证了产教之间较长周期的深度融合,在较大程度上形成了“产中有教、教中有产”的校企命运共同体状态。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一董(理)事会全线贯通内外兼顾结构还没有真正出现。现行产业学院的任务或业务大多仍停留在传统育人机制上的人才培养,而没有在双主体或多主体协同育人、科技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中育人等制度安排及实施上取得划时代的突破性进展,这也是既往实践没能形成董(理)事会全线贯通内外兼顾结构的根源,甚至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适应性问题迄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比如在上述23个产业学院中,承担或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技术研发等任务或业务的,分别占到95.65%、86.96%、100%、69.57%和56.52%,还有其他业务的占17.39%。可见,现行产业学院实践还只是处于解决实践教学难题、促进专业建设的阶段。

二、理论逻辑: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结构

优化即加以调整、创造,进而使对象改变成为更加优良状态的行动及过程。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优化,既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改进、整合、完善,其中不乏诸多创新或创造,又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各种要素的关系变革。这之中涉及产业学院所处的教育生态、产业学院的内外部治理及其边界,特别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实践场域与关联空间,以及理想中的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框架问题。

(一)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和结构优化的逻辑系统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和结构的优化,属于特定系统的体系结构优化范畴,与其他系统的体系结构优化存在方法论的共通性。已有研究显示,影响税制结构变迁的社会问题、税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类别以及各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税制结构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国家税制结构演变趋势及经验教训、税制结构对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差异性,是研究税制结构优化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需要深入考量的问题;课程体系优化包括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和要素优化,涉及不同类型课程结构的优化、各种影响因素、课程体系的宏观和中微观界定、课程优化的目的及其受益者、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及其优化组合、优化对象即各个要素、优化设计等的研究。也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必须考虑高等教育所处发展格局,不仅要分析高等教育内部层次、学科专业、类型和区域结构体系的匹配性,还要分析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力、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水平等现实问题;乡村治理体系优化要将乡村治理置于国家基层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分析城乡结构的演变、新的农村主体类型、现有乡村治理体系是否满足各类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城乡结构演变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冲击及其原因、基层政治行为背后的经济社会动因、治理主体即谁来治理,以及农村发展主体和治理主体的一体化、乡村治理体系优化方向;高校经济治理结构优化应考虑治理的最终目的、治理结构的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优化和创新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运行机制和流程环节,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优化涉及治理主体、政治改革方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的优化。

综合来看,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逻辑系统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连续递进的关系体:一是为什么要优化。已有研究给出了治理体系是否满足各类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内部结构体系的匹配性、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涉及结构健全及均衡性、结构对功能发挥的支撑)等。二是优化什么。这是上述的结构优化和要素优化、不同类型结构的优化、治理体系的体制机制的横向和纵向优化,以及治理主体、政治改革方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等的结构优化。三是如何优化。包括影响结构变迁的问题、结构如何影响某一功能运行及其差异性、参照物比较、优化对象所处系统的演变、优化对象及多样化需求、治理主体与发展主体的一体化、治理结构内外部两个维度,以及优化的目的及原则、优化方向、优化设计等。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逻辑系统,无疑也是这三个方面的组合。其中,除了满足度、匹配性、合理性、均衡性、支撑性等以外,适应性问题也正是为什么要优化的缘由;优化什么和如何优化主要是下面将要论述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结构框架及运行机理,以及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实践策略。

(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要素构成及主要内容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应该优化什么的问题,直接涉及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从内部治理所处系统看,产业学院是学校与企业、行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多功能集合体,处于以特定自然人文环境为基础的社会生态系统和公共治理格局之中,国家和区域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区域内公众之间基于需求满足而形成的市场因素,一起构成了这一系统,而产业学院只是这一系统中的特定子系统。通常情况下,这一特定子系统治理就称为内部治理,子系统之外的治理被称为外部治理,两者统筹考虑则称为整体治理。而且,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之间仍然存在治理边界,整体治理以外的治理也还有治理边界的存在,只是这种边界已不清晰。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要素,就是维护和支持产业学院治理运行的各种主体、制度,以及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市场等条件,并与产业学院的外部治理要素不断交流与互动。

具体而言,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要素构成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治理主体,即共建共管共享产业学院的各种主体。有研究认为,产业学院是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合作交叉区域内出现的混合组织(也称“中间组织”“接口组织”),是三链融合产生的典型组织载体,超越了大学—产业、产业—教育、科研—教学之间的双链关系,打破高校和产业之间的边界,进而实现知识领域、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的有效结合,促进三者间共生共长。而且,三个链条在结成网络状协同创新体系过程中,既保持自身组织独立性,又会在功能上相互渗透、职责上重叠和交叉。可以看出,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主体无疑涉及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直接合作交叉的各个主体,也即学校、企业、政府及科研院所进入或联结产业学院的组织机构。二是内部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即产业学院中的协同育人、技术协同攻关(科技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的合作)、人员培训(社会培训)、文化传承创新、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等共同事物,以及各种主体可以一起协商的平台和情景。公共空间是指社会成员可以自由批判、商讨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而不受政府或其他力量干预的一种公共交往场所,多元主体的共治只有在某种可以相对自由、相互平等互信的场域中才能实现。正如教育内外部治理的公共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包括制度硬件及其运行(或支持系统,主要是体制、机制)和制度软件及其实施(或规范系统,主要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过程中赋予多元主体的权限及其表达途径与方式,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公共空间表征为各主体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事制度、专题议事制度、类似的“民主生活会”、意见征询制度,以及经办部门和机构。三是治理机制,即保证治理顺利进行的一整套制度规范和机构系统,包括前述的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企业机制、联合机制等。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机制涵盖了学校治理机制和企业治理机制,甚至政府治理机制、社会治理机制,大体包括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与制衡机制、委托代理机制、职务竞争机制等。实际上,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本质上就是三链融合的治理或者四链之间多触点衔接的治理,是代表三个或四个链条的各种主体之间相互交融而成的关系体的治理,而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优化本质上就是产业学院治理要素及其关系结构的变革,即治理制度创新。正如制度创新即演化出一套与特定教育观念相匹配的特定制度安排,成为本科生主动投入学习的支持系统,乃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生成的核心逻辑之一,产业学院治理的制度创新也将成为产教融合高质量推进的重要逻辑。

(三)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理

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治理结构又称“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主要体现为内部治理结构即整体法人或公司法人的治理。从这一界定出发,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结构框架就是整个产业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机构体系、运行机制的总框架,包括三个或四个链条上各主体的协同、产业学院与外部空间的联系。

首先,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框架体现的是要素的关系结构,也即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内部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治理机制的相互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地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结构体。一方面,各个主体之间是平等、协同的关系,但因产业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这就使学校进入产业学院的部分处于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主导位置。另一方面,内部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决定于不同事物的所属、公共空间的建构目标和所体现的理念。实践中,人才协同培养、技术协同攻关、人员协同培训、文化协同传承创新、产业链协同延伸和高端化的隶属主体或直接受益者各不相同且动态变化,比如技术协同攻关中的直接受益者是企业、社会还是学校,最终会导致内部共同事物的地位差异。同样,公共空间也将如此。再者,治理机制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配合且强弱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构,主要取决于治理主体及其共同事物的状态。研究表明,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中的校企合作呈现出多个主体的责任和活动领域相互交集的结构,校企合作能否形成,取决于校企双方活动的交集的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讲,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有序或交替运行相应机制以促使各种主体的需求及活动形成交集,出现更多属于多元主体的共同事物。相应的,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也就是以形成和处理内部共同事物为核心,以各主体的需求表达与调适为主线,以内部公共空间的搭建与认同为平台或纽带,以治理机制中相应制度规范的有序实施为手段,以治理机制中相应组织机构为支撑的关系结构。

其次,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框架还体现为整个产业学院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交往中可能涉及的治理结构。如果将三链融合或四链衔接的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母体延伸机构(或部门)交织而成的产业学院,看作是一个具有较为清晰边界的新的组织体,那么,产业学院与三链或四链中的直接相关母体必然处于一个治理圈内,需要在内部治理中形成相应的结构框架,以实现整个治理圈内的良治。由此,作为三链融合治理的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框架不仅包括整个治理圈内核的治理,还包括了由内核延伸出来的相应治理机制、治理事物、治理主体。以学校主导的产业学院为例,内部治理框架不仅涉及产业学院的人财物事和权利的配置、调整,而且产业学院与学校及其他直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分工;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中的人才培养,而且包括如何在顶岗实践、科技协同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人;不仅包括三链或四链融合区域的治理主体,而且包括学校及其相应部门和机构、企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及其内部相应组织机构。

三、实践策略: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实施路径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优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尽管现行产业学院有些已经探索了诸如理(董)事会、混合所有制等治理机制及产权制度,但这些探索不少却因似是而非或半真半假而终归流于形式。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学院内外部关系较为混乱、相关主体责权利模糊、发展动力机制缺失、运行和协同机制不畅,甚至成为实际游离于产业园区的“孤岛”,这无疑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现行产业学院仍处于治理实践的困境之中,也说明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实践具有复杂性,需要将相关理论创新成果充分运用其中,通过治理要素及其关系结构的科学合理变革,在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实现产业学院的良治、产教的高质量融合。

(一)产业学院所属治理圈内外层主体关系变革

以治理圈的内核与外层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变革为主线,探索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不失为一条重要的实施路径。如前所述,治理结构框架及其要素包括治理主体及其关系、治理层级及其运行、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其中既有权力运行关系,又有非权力交往关系;既有利益关系,也有非利益关系。而作为三链融合或四链衔接形成的具有较为清晰边界的多功能集合体,产业学院内部各主体与相应母体组织内部各主体,尤其是与其他母体组织内部的各个主体之间,构成了以产业学院为核心的治理圈内外层主体关系结构。这样一来,产业学院与治理圈外层各主体之间就不仅仅是科层制关系,还存在相互支持、相互制衡的平行关系及线性关系,以及市场关系和经济关系,尤其是与治理圈外层其他母体组织内部各主体之间。这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特别是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实践的重要前提,也是破解现实中产业学院发展困境、解决产教融合弱化虚化等问题的关键因素。

改革创新产业学院治理圈内外层主体关系,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赋予产业学院以学校或企业全权代表身份。这就是说,要让学校或企业延伸至产业学院的人员(机构)能够全权代表学校或企业(即原单位(法人)),独立的与其他主体及其部门进行沟通并处理好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相关问题。实践中,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多功能集合体,产业学院是否得到政府认可、受到社会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政(即“共建共管共享”的各主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而校企政这种亲密关系则依托学校或企业延伸至产业学院的人员(机构)来建立和维护。调研显示,在学校主导的产业学院中,学校是否尊重政府、企业的需求,是否重视校企政之间所签合约的兑现,是校企政亲密关系形成的基础或前提。在这一关系结构中,学校在产业学院的常驻机构(人员)将与学校各部门或直属教学单位处于同一层级或更高层级,甚至产业学院的院长即学校副校长(兼任)。这与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办学模式改革推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进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达到学校内外部共同治理来提高办学质量有异曲同工之效。二是赋予产业学院以多功能集合的经济实体地位。这就是说,要让产业学院在具有教育属性的同时,兼具市场属性和经济属性,成为一个集人才培养、科技协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行实体。在这一关系结构中,产业学院是学校驻外的一个产教融合平台和载体,是政府、企业,甚至社会组织共同拥有的一个教学、研发、培训、孵化等多功能实体。学校或企业延伸至产业学院的人员(机构)与所属母体组织即学校或企业的关系,除了科层制以外,还有市场关系和经济关系,能够根据市场和经济秩序调动或集合学校与企业的相应资源。

(二)产业学院治理机制的组合调整与单个创新

治理机制的组合调整或单个创新也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一种策略。如前所述,产业学院内部治理机制涉及校企政社多个领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与制衡机制、委托代理机制、职务竞争机制等,都与治理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关联。比如激励约束机制就与内部机构设置及授权、人员结构及权威拥有、奖罚制度的体系结构等,监督与制衡机制就与内部机构设置及授权、审批流程及环节、督查制度建构及实施等,委托代理机制就与治理圈内外层关系结构、相关合约的主体构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治理机制的组合调整抑或集成创新既包括不同背景下的产业学院及其不同状态的整个治理机制的重组,也涉及进入产业学院的校企政社不同领域的相关治理机制及其组合的建构。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治理圈内外层关系结构与核心区域关系结构两个向度同时或相继切入。比较典型的是将合作机制的改变、保障机制(包括监督与制衡机制)的完善、委托代理机制的创生等形成一个组合。治理机制的单个创新特指在不改变整个内部治理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单独针对具体的一种机制的创新。尽管职务竞争机制、委托代理机制等都可能是单个机制创新的合适对象,但相对而言,激励与约束机制、主体联系交流机制的单个创新最常运用。比如,为增进学校与当地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及合作关系,通过产业学院充分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解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脱节问题,当前急需建立校级领导常态化走访产业学院相关企业、政府的工作机制,这是尊重政府、企业及其需求的一个关键。应该说,在当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机制的建立与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认为,作为非规范性的大学评价机制,大学评议机制主要包括街谈巷议、媒体评论、满意度评价、社会声誉调查等,具有主体的多元性、标准的多样性、方式的灵活性和评议结果的参考性等特点,能够营造社会的质量氛围,完善政府的质量治理和规范高校的质量行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总体上看,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治理机制的集成创新与单个创新,都蕴含或彰显教育(含学校)发展的实践智慧,正如中国共产党百年教材建设中建立的管理体系,探索的研发机制,构建的产供销模式,创建的保障机制,无不凸显了党的教材建设的实践智慧。

(三)产业学院内部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的改进

内部共同治理事物及公共治理空间的改进,同样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一种策略。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事物多种多样、千头万绪,但对于学校而言,关键不外乎两个:一是如何实现在师生参与顶岗实践、科技协同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人,二是如何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好服务区域及企业行业产业。因而,设法维护和促进多功能集合的运行实体的形成,实际成为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共同事物之首,也是贯穿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的主线,包括公共空间搭建在内的其他建设,都为这一主线服务。其他的各种共同事物,主要是前述的协同育人、技术协同攻关、人员培训、文化传承创新、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等的安排及运行。比如,为增加大学生实习投入需要尽量配备实习单位导师,发挥同事互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和对实习单位的归属感,在产业学院中就应该是一种共同事物。公共空间是为实现多功能集合的运行实体建设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相当于产业学院共建共管共享的多元主体之间拥有充分交流表达各自需求和建议的场域、平台、机会。比如,前面所述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事制度、专题议事制度、类似的“民主生活会”、意见征询制度,以及经办这些事物的相应部门和机构等。

由于治理专业化是突破松散组织治理困境的关键所在,公共空间和共同治理事物的改进需要与产业学院的定向引导、科学控制与动态调整,以及治理体系结构的整体设计、科学分工及有序变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治理机制创新和治理主体关系变革的整个制度系统中完成。目前,现实中产业学院存在着模糊产权和模糊治理,就与治理专业化较弱而出现公共空间和共同治理事物模糊或虚空有关,而产业学院实践或已有研究提出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培训中心、高水平实验室、博士工作室、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服务平台,就是有关共同事物及公共空间的改进。实际上,这种模糊产权和模糊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区域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仍然处于扑朔迷离状态”,即区域职业教育的地方性政策制度在可执行度、目标达成度、企业可参与度等方面都有待深入探索。


来源:《教育学术月刊》2022年第6期

*引用格式:聂挺,聂劲松.产业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结构优化的逻辑与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2(06):25-33.


上一条: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困境与突破
下一条: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返回顶部
XML 地图